本指南内容不是论文的具体题目,是研究领域,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根据各自的研究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理论创新研究
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发展与理论创新;
2.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
3.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挖掘与利用;
4.学校体育与国民体质健康关系;
5.学生体质健康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
6.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战略;
7.体育与人的生涯发展;
8.当代中外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发展;
9.不同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
10.体育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
11.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策略。
二、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1.阳光体育运动的制度建设;
2.“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条件保证、内容形式与效果评估;
3.阳光体育运动的展示与激励机制;
4.体育与艺术“2+1”项目创新;
5.阳光体育运动赛事组织;
6.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保证与成效监控;
7.阳光体育学校体育特色典型案例分析与推广。
三、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
1.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建设;
2.初中、高中升学考试改革中体育考试改革策略;
3.学校体育质量等级评估指标体系;
4.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研究;
5.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基本条件与管理机制;
6.学校体育制度建设;
7.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与社会保险机制;
8.学校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体育场地器材配置;
9.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
10.不同体育项目的安全保护方法与安全事故处置手段;
1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校体育管理、教学与训练。
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省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与体例;
2.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内容与体例;
3.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课堂规范;
4.各学段运动项目技战术学习目标;
5.各学段运动项目教材的教程与教法;
6.各学段之间体育课程衔接理论(体育课程整体编排设计理论);
7.体育教学评比展示(课)活动可持续发展策略;
8.“课课练”内容体系与组织形式;
9.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教材与方法;
10.高中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的研究;
1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兴体育运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和教学组织。
五、学生体质健康研究
1.学生体质健康30年发展趋势分析;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督制度;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科学性与适应性;
5.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综合干预;
6.学生体质健康与相关行为的关系;
7.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与提升;
8.幼儿体质健康的评估与促进;
9.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10.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
11.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12.特殊群体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研究。
六.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
1.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2.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内容与方法;
3.学校营养餐的效果评价;
4.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与应急机制;
5.学生膳食营养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6.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与预警机制;
7.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8.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干预。
七、体育师资与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研究
1.体育教师专业特点与专业化促进;
2.体育“国培计划”的课程设计、形式与管理方法;
3.适应新课改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4.体育教师职业困境与解决方法;
5.体育教师基本功与教学能力内涵及评价方法;
6.学校卫生保健教师队伍现状与问题;
7.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路径;
8.“体育名师工程”(名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9.校本教研与区域教研网络的工作制度与内容;
10.体育教师师德状况调查;
11.体育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
1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培养。
八、校园体育文化、运动训练与竞赛研究
1.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与制度建设;
2.体育活动中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
3.学校“全员运动会”的内容与组织方式;
4.“校园足球”运行与成效;
5.学校体育赛事组织形式创新;
6.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7.学校体育赛事文化建设;
8.全国学生运动会制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