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科专业建设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着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结构,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形成特色,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要求,结合实际,我校确定今年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通盘考虑,强化优势,着眼未来,服务地方。
瞄准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目标,努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做强做大重点学科;以特色学科、科研优势和师资队伍为依托,不断强化师范、医学、农学等教育特色和优势,逐步增加对重点学科和有前途新兴学科的投入;加速培养、注重锻炼,努力造就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对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基础上,形成学科专业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实力,促进快速和谐发展。
二、 建设目标
在确保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成功验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申报加强动员、组织和协调,引导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实现我校科研工作由稳定数量向提升层次、水平的战略转移,力争在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上取得更大突破;重点加强学科平台基地建设,启动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明确建设方向,完善运行机制;精心打造“学府讲坛”,积极开展专业性学术研讨活动,加大学术交流力度,密切校企、校地、校校合作,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科专业综合实力,促进内涵发展,为争取2012年3-5个学科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尽快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奠定基础。
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有效开展专业评估,推进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立项的数量、质量、层次上取得新突破,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育部新一轮教学评估需要。
三、建设内容
1、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
正确把握学科建设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及累积性等方面特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方针,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强基础,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研究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进行审视规划、调整优化。
2、调整完善学科建设规划
各教学院要以学校制定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认真谋划本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并不断调整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和动力,以科研成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为检验标准,强化优势,挖掘特色。明确重点建设和投入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点,确定学科带头人,汇聚学科团队,加强学科平台建设,量化科研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3、积极打造重点学科
以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和“十二五”重点学科遴选
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学科建设思路和举措,集中力量,培植优势。
对照省级“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要求,认真进行自查,总结建设成绩,剖析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认真做好“天然药物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美容医学”等5个重点学科迎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围绕宜春市十大产业基地和中心城区六大产业特别是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明确为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学科样板示范作用、龙头牵引作用、核心凝聚作用;加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增强学科竞争力,争取6-8个学科进入“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二)汇聚学科队伍,提升学术水平
1、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层次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接受先进科技知识和理念的熏陶,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力争在省、校重点学科中新增2-3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名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8名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实施正高职称人员教学科研业绩督查制度,增强其履行岗位职责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进一步完善以效能管理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不断完善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的有效制度体系,注重发挥教学院在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通过培养建设,促使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术骨干,支撑学科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增强认同感,努力做到人才创新有机会、表现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3、加强高层次科研项目研究
重点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申报的动员、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教学院要确立好目标,安排好计划,重点组织落实。力争我校国家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取得突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增加,被SCI、EI、ISTP等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收录的论文质与量上均有提高,并有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实现科研工作由过去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和水平转变。
完善校、院两级科研激励机制,切实将激励措施落实到职称评聘、津贴分配、经费下拨、科研奖励、目标考核等方面,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引导教师由过去单兵作战的科研形态向团队合作、集体攻关的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
(三)构筑学科平台,增强服务实力
1、着力加强基地平台建设
继续高举师范教育大旗,加强师范教育合作基地建设,为提高地方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服务。在抓好现有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历史文化、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启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力争今年新增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
2、扎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路,从教学师资、内容设计、教材选用、训练课时、考核安排等方面开展系统建设,努力寻求实践教学新方法,夯实产教结合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制度和机制,鼓励教师依托实训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产学研教”素质和水平。
3、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配置、专款专用、讲究效益”为原则,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做到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有预算、有责任人、有落实措施、有年度总结。抓好重大项目、重点横向课题的立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进账经费不断提高,补充有限的建设经费,形成造血功能。规范经费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合理安排经费,充分发挥经费建设效益。
(四)浓厚学术氛围,促进交流合作
1、积极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充分调动教学院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科、专业、教研室等为单位,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专业性学术研讨活动,并使之常规化;鼓励主办或承办重要学术会议,充分发挥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的作用,举办学术讲座,浓厚学术氛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对拟申报的硕士点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急需发展学科的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选派优秀教师到有关院校、科研院所访学、进修,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卓有成效地开展与地方、企业间实质性的战略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水平和质量。
2、精心打造“学府讲坛”
精心打造“学府讲坛”这一品牌,拓宽学术视野。学校、教学院或学科有计划地邀请知名学者、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技术或管理专家,就有关学科前沿知识、重大科技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和改革等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或讲座,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正做到高起点、多领域、有影响。
(五)有效开展申硕基础工作
组织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与布置现状调研,摸清家底,对照专业硕士准入标准,紧密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比较学科优势,遴选确立重点建设的学科和学科方向,并对三年(2010-2012)建设做出计划;在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争取2012年有3-5个学科、学科方向获批专业硕士点。
相对固定2-3所大学作为依托,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兼职硕士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争取8-10名教授、博士充实到兼职硕士生导师队伍中去;开展硕士生联合培养工作,为兼职硕士指导教师搭建实质性培养研究生平台,为2012年开展专业硕士培养累积经验、创造条件。
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物遗传育种”、“有机化学”等申硕授权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支撑学科按硕士点的标准重点培植,积蓄实力,做大做强,努力为申硕工作夯实基础。
(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着力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对院际专业进行适度调整,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对基础条件较好、社会适应性强的传统专业进一步巩固加强,提升办学内涵,促进其健康稳固发展;对发展前景不理想、社会适应性较差的专业,有计划地减少招生或隔年招生;对锂电新能源等顺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朝阳专业,通过积极落实办学条件、整合专业师资、抓紧加速培养等措施进行培植。
加强对专业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培育,有效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充分利用学科门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专业口径,促进新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专业的形成,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力争2-3个专业入选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率、专业的应用性和人才培养水平为依据,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主动了解、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探索专业建设发展规律,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预测系统。
2、有效开展专业评估
对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专业专项评估要求,坚持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多元的考察视角设计评估体系。在全面考察本科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评估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实践基地、图书资料等。
2010年,全面开展本科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分批次对新、老专业进行评估。评估采用教学院自评和学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取自评报告、听课、座谈会、技能测试、查阅试卷和毕业论文、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各专业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良性的专业建设监测与自律运行机制。
3、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在涉及面较宽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以课程为建设平台,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传、帮、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010年,培植2-3个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应用和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培训,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内涵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加大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力度,各专业主干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对达到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的课程给予一定资助。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积极推进“双学位”、“一本一辅”、“一本多证”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综合实力。鼓励和支持各教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台适合本院实际的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着力培养具有多学科专业优势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继续推进“锂电实验班”、“熊猫烟花实验班”、“上高宝成管理专修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强化“工学结合”,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3月-4月,4月上旬下发“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工作方案,4月中旬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做好活动开展的准备工作。
(二)实施建设阶段:2010年4月-12月,组织开展和实施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年的各项具体活动和建设项目。
(三)总结提高阶段: 2011年1月,对重大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工作要求
(一)立足全局,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立身之本,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全校教职工要从大局出发,从学校生存与发展出发,把思想统一到这一认识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建设目标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推进建设的各项实践中去,形成全校上下重视学科专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设备条件、图书资料、网络环境等众多方面和环节,需要全校各级领导、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群策群力,尤其要发挥教学院的基础作用,把项目建设做实、做细,扎实推进。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站、橱窗、教育厅网站、新闻媒体等校内外各种宣传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做好“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学科专业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督查,及时总结。加强督查,跟踪督办项目推进落实情况,使“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年”活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及时总结,巩固成果,形成学科专业建设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