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体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依据体育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48年历史的老牌专业,近几年来,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体院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教育已经被列入宜春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规划中,在省内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目前设有五个教研室、四个实验室、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场馆。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科研项目突破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基本思路如下:
1、大力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在重点专业及其学科的基础上,先期采取与其他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展开硕士生教育,待条件成熟后建立硕士点。
2、争取学校相关支持,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游泳馆、排球练习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建设),打造学科发展平台。
3、教研室由一个学科或学科群组成,教研室主任由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该学科的领头人担任,充分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良好教学、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三、建设目标
1、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办学规模上,体育教育专业争取做大、做强,将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争取在省内外创造出良好声誉,在省内打出品牌。建设校级优质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
2、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
3、举全院之力完成已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并力争到2010年,拥有省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年均3-4项。年均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0-40篇,每年均有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奖。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梯队、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学科梯队是基础。高水平的学科,首先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因而,学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凝聚己有的力量,而且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按需要、有目的地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学术领衔人才。学院将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起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适应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形成以适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有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营造一个竞争强、途径广、政策宽松的继续教育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 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督导评价体制
(1) 学校的二级学院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单位。学院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其责、权、利的关系,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严格规范、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的运行。
(2) 学院教学主要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落实展开。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及时布署落实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院级教学管理。
(3) 教研室是教学工作的实施单位,要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室的作用,调动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室要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不定期的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法研究,保证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落实。
(4) 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检查与落实。认真执行校各项相关条例。学院各科、室要各尽其职,各部门领导各负其责,要将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宜春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 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充分发挥院级教学督导组的作用。督导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展,包括听课,抽查实验与设计以及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等。教学督导结果及时整理报告给学院主管领导并定期进行反馈。
(6) 按学校布署认真开展各项教学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认真做好学校、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各类自评工作的准备,想方设法,努力工作使其达标,以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
(7) 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考教分离,进行专业课程试题库建设及阅卷质量评价分析。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随机抽检部分考试试题和试卷,聘请专家进行评价分析。以掌握试题知识面、难度和教师的阅卷质量。
(8)加强课程建设步伐,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诸门课程进行评估,确定校级、院级课程分级建设任务。
3、 切实改进教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德和教风的建设决定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
(1) 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切实按学校要求进行“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各类的优秀教师在当年的教师节上给予表彰奖励,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大张旗鼓地宣传“认真教学光荣,敷衍教学可耻”,并使之成为我院教师的自觉行动。
(2) 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主要教学环节的锻炼。认真推行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制度。学院新进的年轻教师,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和主要教学环节锻炼、或没有经过老教师教学指导的,原则上不允许主讲主干课程。对于在学校举行的各类教学活动中获奖的青年教师及指导教师要分别给予奖励,并在教师的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倾斜。
(3) 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如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学院或教研室安排的本科生课程讲授任务者,学院可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4) 实行教师教学工作量上限和下限的规定。缺编专业教师,可以外聘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课酬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5) 学院的教学工作实行主管院长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制。教研室负责专业教学与考核工作。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须有两个以上教师主讲。一个教师至少能上两门专业课,能开一门选修课。课程教师对课程质量应全面负责,统筹安排各环节的教学工作。教研室对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并记入年度述职业绩中。
(6) 教师职务评聘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于不主讲本科课程,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的教师,不能聘任为副教授或教授职务。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对于学生反映意见较大,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学院有权暂停或取消授课资格。及时更换教师,并让其离岗进修。
4、 全面推动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
经过目标的科学设定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当前我校开展的“迎评促建”工作及由此形成的机遇,开创优良学风建设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结合2007年本科教学、教育质量合格评估的各项目标要求,全面推动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并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和坚持与时俱进。
优良学风的外化特征归纳: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勤奋刻苦、踏实执着;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诚实、诚恳、诚信,坦荡无私;公正、平等,相互礼让、相互尊重、教学相长;遵纪守规等。
5、构建新的学科平台,分层次进行专业建设。
(1)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应在其内部实现淡化专业、按专业门类招生和培养,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模式要求,立足学科平台的构建,优化学科结构和体系。在学院课程结构上,构建校级通识必修、院级必修、专业主干和专业选修四级课程平台,在本科教学阶段实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考虑学科专业发展。根据我院现有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分层次进行学科建设。在未来的五年中稳步办好现有专业的本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以做大、做强为原则,力争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追求层次效益,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体系,适时增设相关课程,想方设法拓宽就业面。
(3)力争2010年将“体育教育”专业建成校级重点学科,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积蓄力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体育教育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提高办学层次。
6、以制度规范,加强科学研究。
(1)完成申报的各级科研项目。
(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底前至少完成4项研究项目:
(3)学院讲师以上教师,每年至少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篇。
(4)学院副高以上教师,结合各自专业和讲授的课程,每学年至少面向班级举办学术讲座1次。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
2008年8月